安徽备考资料

首页 > 安徽教师招考网 > 教师资格 > 备考资料

教师资格每日一练2025(4月7日)

安徽华图教师 | 2025-04-07 13:01

收藏

  1.如果一个人确信某种紧张情境不能改变或控制时,( )就取代焦虑成为主要症状。

  A.抑郁

  B.强迫

  C.恐怖

  D.紧张

  2.某小学为了创建学校特色,组织本校教师开设了一门动漫课程,该课程属于( )。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隐性课程

  3.附属内驱力是指为了保持长者们(如教师、家长)或集体的赞许和认可,而表现出要把学习或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这种动机特征在年幼儿童的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表现为追求良好的学习成绩,目的就是要得到赞扬和许可。这一概念最早是由( )提出的。

  A.斯金纳

  B.奥苏贝尔

  C.桑代克

  D.弗洛伊德

  4.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A.凯洛夫的《教育学》

  B.赞科夫《教学与发展》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5.人的主观能动性最高层次的活动是( )。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认识活动

  D.社会实践活动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解析】当人确信某种紧张情境不能改变或控制时,情绪会变得更低落,这时抑郁逐渐取代了焦虑。故答案选A。

  2.【答案】C【解析】校本课程是指由学校根据本校实际自主开发并在本校实施的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创建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并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题干中的“创建学校特色”可知,答案为C。

  3.【答案】B 【解析】奥苏贝尔将人的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故答案选B。

  4.【答案】A 【解析】凯洛夫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最早。故答案选A。

  5.【答案】D 【解析】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它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指向性和程序性,体现了人的主动选择。故答案选D。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