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借助语言,通过人与人的社会交往而形成的。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
A.维果茨基 B.乔姆斯基
C.巴甫洛夫 D.弗洛伊德
52.在近代教育史上,反对思辨,主张用实证方法研究知识价值,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卢梭
53.子路对教育的作用不以为然,说:南山有竹,人不去管它,照样长得直:砍来当箭,照样能穿透犀牛皮。孔子对他说:若是将砍来的竹子刮光,装上箭头,磨得很利,岂不射得更深吗?子路接受了孔子的教诲,成了孔门的学生。孔子的做法体现了哪一教育原则?( )
A.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连贯性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长善救失原则 D.疏导原则
54.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制定的“感受山水之美,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教学目标属于( )。
A.结果性目标 B.体验性目标
C.表现性目标 D.知识性目标
55.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大教学论》。下列不属于夸美纽斯教育观点的是( )。
A.夸美纽斯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的永生做准备
B.提出普及教育思想
C.教育要心理学化
D.教育适应自然
【答案解析】
5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维果茨基所提出的“文化—历史”发展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与周围人的交往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是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故本题选A。
5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斯宾塞的教育思想。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说道:“为我们的完美生活做好准备,乃是教育所应完成的功能;一种教育课程是否合理的判断,就要以这种功能的完成程度如何为准。”斯宾塞是著名的实证主义者,他反对思辨,主张科学只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美生活做准备。故本题选C。
5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德育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题干中孔子的话体现了以理服人。故本题选D。
5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体验性目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的目标主要是按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来描述的,对不同水平的学习和不同类型的目标要求用不同的行为动词进行描述。其中,体验性目标则主要用于反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领域的要求。题干体现了体验性目标。故本题选B。
5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主要有: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的永生做准备;提出“泛智教育”,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教育要遵循自然;提出普及教育思想等。C选项教育要心理学化是裴斯泰洛齐提出来的。故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