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安徽政法干警考试专业综合Ⅰ练习题3
11.某甲盗窃了珍贵文物。为了便于运输所窃得文物,某甲将该文物砸碎。对某甲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
A.想象竞合犯
B.盗窃罪与故意毁坏文物罪
C.牵连犯
D.状态犯
12.刑罚的威慑功能是通过( )实现的。
A.秘密审判
B.公开审判
C.改造犯罪人
D.安抚被害人
13.某甲被判处管制6个月,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执行如何确定才符合法律规定?( )
A.期限为1年以上5年以下,从管制执行完毕之日起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管制执行期间
B.期限为1年以上5年以下,与管制同时开始执行
C.期限为6个月,与管制同时执行
D.期限为6个月,从管制执行完毕之日起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管制执行期间
14.下列属于酌定情节的是( )。
A.从犯
B.犯罪后的表现
C.中止犯
D.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
【辅导课程】2012安徽政法干警考试培训辅导 (面授)
【视频课程】2012安徽政法干警考试培训辅导 (网校)
【资料信息】2012安徽政法干警考试专题
15.下列哪种情形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
A.伪造货币又出售、运输伪造的货币的
B.因受贿而徇私枉法或者枉法裁判的
C.为走私而骗购外汇的,为骗购外汇而伪造有关公文的
D.行为人出售、运输假币构成犯罪,同时有使用假币行为且构成犯罪的
2012安徽政法干警考试专业综合Ⅰ练习题3参考答案
11.C【解析】牵连犯是指出于一个犯罪目的,实施数个犯罪行为,数行为之间存在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或者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的牵连关系,分别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某甲盗窃了珍贵文物,为了便于运输所窃得文物,其将该文物砸碎。这符合牵连犯中的原因行为和结果行为的牵连形式,构成牵连犯。
12.B【解析】只有通过公开审判,使刑罚从抽象变为具体,才能使社会上有犯罪倾向的不稳定分子感受到思想上、心理上的影响和震撼,出于对刑罚的畏惧而不敢买施犯罪。而秘密审判、改造犯罪人、安抚被害人都不能实现刑罚的威慑功能。
13.C【解析】《刑法》第55条规定:“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外,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时执行。”因此,某甲被判处管制6个月,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应当为6个月,与管制同时执行。
14.B【解析】酌定情节是指刑法中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呵以根据具体情况斟酌考虑的情节,主要包括犯罪的手段、犯罪的环境、犯罪的对象、犯罪的结果、犯罪的动机,犯罪后的态度以及犯罪人的一贯表现等。而选项A、C、D在刑法中都有规定,属于法定情节。只有选项B属于酌定情节。
15.D【解析】根据《刑法》第171条第3款的规定,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依伪造货币罪从重处罚,因而排除选项A。B项中的徇私枉法或者枉法裁判是受贿罪的客观方面的构成要件(为他人谋取非法利益)。根据《刑法》第399条第4款的规定,司法工作人员收受贿赂枉法裁判,构成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罪名处罚,因此不进行数罪并罚。C项中的数行为之间构成牵连犯,应从一重处。只有D项构成数罪,即分别是出售、运输假币罪和使用假币罪。
【辅导课程】2012安徽政法干警考试培训辅导 (面授)
【视频课程】2012安徽政法干警考试培训辅导 (网校)
【资料信息】2012安徽政法干警考试专题
关注安徽华图官方微博,第一时间了解更多招考资讯!